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奖牌的名字是蓉光。
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奖牌由国金黄金设计师周颖、黄乔逸、宁慧玲、于智超、李波、代伟等集体创作的大运会奖牌中标,2022年3月18日,在成都第31届大运会倒计时100天庆典上,正式发布,为集团赢得世界级赛事奖牌设计荣誉。
设计之初,拟将大运会奖牌取名为“东方红”“飞跃”,经过反复斟酌,为表达一种新时代的天府文化和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奖牌最终取名“蓉光”,谐音“荣光”。“蓉光”之光,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青春之光,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友谊之光,是“明日之星”“身心卓越”的奋斗之光,更是人类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照亮长夜的梦想之光。
奖牌主要特点:
奖牌背面,设计嵌入一块红色珐琅,加入成都城市建设剪影,展示中华悠久的文明历史和成都深厚的人文底蕴,旨向全球大运健儿们展示成都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和多元包容的文化气质。同时设计将太阳神鸟羽翼置于国际大体联字母“U”底部,与其呼应,犹如神鸟,寓意守护天府之国。
奖牌绶带颜色为红蓝相间,使用金沙太阳神鸟、芙蓉花、祥云、成都大运会会徽和国际大体联logo等图案。绶带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首次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的工艺和材质,实现独一无二的凹凸纹理和厚重质感。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篮球比赛项目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进行决赛。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届时将有来自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原定2022年6月26日在成都举行。
2022年2月25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以及成都大运会颁奖系列物资全球首发亮相,这也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冲刺。
赛事项目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共设置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篮球、跳水、击剑、柔道、艺术体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水球和武术18个竞赛项目,共将产生269枚金牌。
其中必选项目15个,分别是田径、跳水、射箭、篮球、排球、游泳、水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击剑、柔道、乒乓球、跆拳道、网球,自选项目有3个,分别是武术、赛艇、射击。共计269个小项。
成都大运会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继2001年北京大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之后,中国大陆第三次举办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也是中国西部第一次举办世界性综合运动会。共设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18个体育项目。
2018年12月13日,成都市获得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2021年5月15日,国际大体联宣布,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于2022年6月26日至7月7日举办。2021年8月31日晚,成都大运会火炬“蓉火”在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亮相。
2022年2月23日,媒体报道,成都大运会场馆设施已全部完工,已具备赛事保障能力。2022年2月25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种交接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2022年3月18日这个关键节点,成都大运会奖牌全球发布活动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以及成都大运会颁奖系列物资全球首发亮相,这也标志着成都大运会正式进入倒计时100天冲刺。
2022年6月,据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消息,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2023年4月19日,“成都成就梦想”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活动在东安湖体育公园火炬塔广场举行。
成都大运会主要举办场所东安湖体育公园基本信息:
东安湖体育公园承担大运会开幕式以及体操、游泳等重要项目赛事。东安湖体育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车城大道旁,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项目包含“一场三馆一酒店”——4万座的综合运动场、1.8万座的多功能体育馆、5000座的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一座五星级接待酒店。2019年12月10日,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大运村项目选址成都大学,已于2021年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遵循“开放、融合、绿色、智慧”的规划设计理念,依托成都大学现有校区进行改造提升。总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12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由居住区、运行区、国际区、交通区4部分组成。
2023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共有18个竞赛项目。
2023年成都大运会共设置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篮球、跳水、击剑、柔道、艺术体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水球和武术18个竞赛项目,不同的大类项目会分成不同的小类比赛,共将产生269枚金牌。
其中必选项目15个,分别是田径、跳水、射箭、篮球、排球、游泳、水球、羽毛球、体操、艺术体操、击剑、柔道、乒乓球、跆拳道、网球,自选项目有3个,分别是武术、赛艇、射击。共计269个小项。该届赛事约有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该届赛事定于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举行。
2023年举办的成都大运会奖牌介绍
2022年3月18日晚,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在世界大运公园游泳跳水馆全球首发亮相。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取自成都的简称“蓉”,同时寓有“荣光”之意。整体创意以“五洲融合、天府文化、赛事标识系统、成都成就梦想”为核心,在展现体育精神、呈现古蜀文化、彰显赛事名城美好愿景的同时,强调本届赛会特色,着重表达新时代天府文化内涵。
奖牌绶带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工艺和材质制作,大运会产生奖牌2270个,为了保险起见,绶带一共生产了3000条。绶带采用蜀锦工艺和材质织造,宽度仅有2.5厘米,但上面的花纹却十分精细复杂。蜀锦是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具有地方风格的提花锦缎类织物,其生产工艺程序复杂,包括准备工艺、设计工艺、装造工艺、试机等多个工种工序。
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
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本次实战综合演练以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2022年6月29日)为场景,实战检验前期筹备工作成果,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
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14月15日至23日,成都大运会进行了“第一次实战综合演练”。
成都大运会运动员村。新华社记者王曦摄
本次实战综合演练以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2022年6月29日)为场景,通过全员参与、全要素、全流程演练,实战检验前期筹备工作成果,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查漏补缺,锻炼运行团队、积累办赛经验,全面磨合赛时指挥运行体系流程,确保成都大运会顺利举办。
据了解,本次实战综合演练按照成都大运会正赛标准和要求,分为前期筹备、客户群抵达、赛事组织及场馆运行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在15日至21日的前期筹备中,完成了大运通App上线、调试、运用,演练参加人员和车辆的注册信息收集、人员背景审查、注册制证、证件查验、设备安装调试,编制完善交通时刻表、竞赛活动日程表、场馆每日运行时刻表,各专项中心的组建、调试和试运行等各项筹备组织工作。
上图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正面;下图为成都大运会奖牌“蓉光”背面(拼版照片)。新华社发
22日至23日,赛时指挥部调度中心(MCC)以郫都击剑场馆中心6月29日当天运行计划(DRS)为场景,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全实战”标准开展大运会“赛时一天”综合实战演练。此外,在22日至23日,媒体运行环节也进行了演练。
据介绍,本次综合演练后,参演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赛区委员会、场馆中心将根据演练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做法、深入分析问题、明确整改措施,为下一步做好整改提升和全面推进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奠定基础。
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24月15日至23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大运会(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进行了第一次实战综合演练。
本次实战综合演练以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2022年6月29日)为场景,通过全员参与、全要素、全流程演练,实战检验前期筹备工作成果,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查漏补缺。
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演练。刘海韵/摄
本次实战综合演练按照成都大运会正赛标准和要求,分为前期筹备、客户群抵达、赛事组织及场馆运行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在4月15日至21日的前期筹备中,完成了大运通APP上线,演练参加人员和车辆的注册信息收集、证件查验设备安装调试,编制完善交通时刻表、竞赛活动日程表、场馆每日运行时刻表,各专项中心的试运行等工作。
4月22日至23日,赛时指挥部调度中心以郫都击剑场馆中心6月29日当天运行计划为场景,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全实战”标准开展大运会“赛时一天”综合实战演练。
演练期间,调度中心对工作例会、态势系统分析研判、检测追踪场馆DRS运行等9个科目进行调度演练,并设计了运动员未登车、运动员车辆抛锚、媒体记者滞留、运动员赛时受伤、计时计分系统故障等赛时易发、多发突发事件,调度相关专项中心和击剑场馆中心有效处置。
部分媒体记者也参加了本次实战综合演练的媒体运行环节,天府国际机场对媒体人员接机进行了演练,击剑项目决赛日这一天的媒体报道流程也进行了演练。
本次综合演练后,参演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赛区委员会、场馆中心将根据演练实施情况,总结做法、分析问题、明确整改措施,为下一步做好整改提升和全面推进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奠定基础。
成都大运会完成首次实战综合演练3成都大运会执委会日前发布消息称,4月15日-23日期间,成都大运会进行了“第一次实战综合演练”。本次实战综合演练以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2022年6月29日)为场景,通过全员参与、全要素、全流程演练,实战检验前期筹备工作成果,对各项筹备工作进行查漏补缺,锻炼运行团队、积累办赛经验,全面磨合赛时指挥运行体系流程。
演练现场。刘海韵 摄
据了解,本次实战综合演练按照成都大运会正赛标准和要求,分为前期筹备、客户群抵达、赛事组织及场馆运行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在4月15日-21日的前期筹备中,完成了大运通APP上线、调试、运用,演练参加人员和车辆的注册信息收集、人员背景审查、注册制证、证件查验设备安装调试,编制完善交通时刻表、竞赛活动日程表、场馆每日运行时刻表,各专项中心的组建、调试和试运行等各项筹备组织工作。
演练现场。刘海韵 摄
据了解,4月22日至23日,赛时指挥部调度中心(MCC)以郫都击剑场馆中心6月29日当天运行计划(DRS)为场景,按照“全流程、全要素、全实战”标准开展大运会“赛时一天”综合实战演练。
演练期间,调度中心使用大运会瞩目视频会议、事件管理和800M无线对讲等系统,对工作例会、交接班、早点名、晚调度、收集数据资料、态势系统分析研判、检测追踪场馆DRS运行、事件处理追踪、撰写每日运行报告等9个科目进行调度演练,
并精心设计了运动员未登车、运动员车辆抛锚、媒体记者滞留、运动员赛时受伤、计时计分系统故障等赛时易发、多发突发事件,调度相关专项中心和击剑场馆中心有效处置。
演练现场。刘海韵 摄
媒体运行演练以竞赛为中心,以媒体记者为服务对象,按照“优质、高效、便捷”的`赛时标准进行全方位测试,共设置了媒体注册、媒体证件发放、媒体交通运转、媒体安检、媒体证件查验、竞赛场馆媒体运行等7个常规科目演练,
以及媒体工作间运行、媒体看台席运行、混合采访区运行、摄影摄像点位运行、媒体休息区运行、媒体新闻发布厅运行等6个分项演练科目,涵盖成都大运会主媒体中心、郫都区竞赛场馆媒体中心这两个演练场馆,确保大运会媒体运行政策和流程得到贯彻落实。
4月22日,在天府国际机场对媒体人员接机进行了演练,所有环节井然有序。值得一提的是,在媒体班车接到模拟抵达成都的媒体人员并驶离天府国际机场时,现场的“大白”纷纷向大巴挥手致意,让人极为暖心。
4月23日,按照成都大运会正赛标准和要求,模拟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决赛日这一天的媒体报道流程进行了演练。
早上6时40分,多辆媒体班车分批从媒体酒店停车场出发,首先抵达位于龙泉驿区东安书院的主媒体中心,媒体记者在这里转乘前往成都大运会击剑项目的竞赛场馆——郫都赛区击剑场馆。下车后,在经过安保、防疫的安检程序后,媒体记者进入到击剑场馆的媒体中心,开始各自工作。
而此时在郫都赛区击剑场馆中,正在进行2022年成都市青少年击剑邀请赛,小队员们全程模拟了成都大运会男子佩剑个人和女子花剑个人的淘汰赛、1/4决赛、半决赛和决赛,在比赛结束后,还进行了颁奖仪式、运动员混采以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环节。
据悉,在本次综合演练后,参演执委会相关工作部、赛区委员会、场馆中心将根据演练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做法、深入分析问题、明确整改措施,为下一步做好整改提升和全面推进大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